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暑假社会实践第一期

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社会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推进社会实践工作迈向新高度,627日下午,我院在西附楼报告厅隆重举办了2025年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朱鑫铨,团委书记孙维,辅导员李闰月、张杨、各班团支书、宣传委员及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等100余人参加,仪式由辅导员鹿秀颖主持。

鹿秀颖老师介绍了我院暑期社会实践组织情况。目前我院已推报优秀本科生个人活动方案10个,推报优秀研究生个人活动方案10个,拟组建团队53个,其中推报省级重点团队1个,校级重点团队10个、推报校级普通团队15个,各团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淮水长歌”团队基于“挖掘治淮故事,感受治淮精神”需求,面向淮河沿线豫皖苏三省,以口述史方法勾勒党领导治淮七十五载历史脉络;另有许多学生“返家乡”参与实践,探寻家乡教育家精神,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与生态产业建设的社会动力及制约因素。

李闰月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社会实践宣传的具体要求。强调稿件必须原创,杜绝抄袭与弄虚作假,稿件内容应真实、生动,避免流水账式记录。除了文字撰写要求,李老师也为同学们提出了图片的质量要求,“图片需清晰、布局合理,突出互动性与实践特色。”此外,李老师就宣传报道先进个人院校两级评选原则及相关要求以及社会实践内外宣传的要求和发表平台进行简要介绍,希望同学们与新闻中心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实践宣传工作。

在暑期社会实践分享环节中,“智汇乡连”研访团队(2024年暑假社会实践江苏省优秀团队)负责人赵艳向同学们分享了实践经历。赵艳带领团队以“知识型青年参与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受“挑战杯”榜单启发,组建研究生与本科生协同的调研团队。他们先在扬州及周边预调研,提炼出志愿型等四类知识型青年,后横跨东中西部多地,通过问卷与深度访谈形成20余万字材料,成果获多家媒体报道及国家级奖项。她感悟道:“纸上得来终觉浅,唯有躬身实践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探寻治淮精神,铭刻时代记忆”团队负责人高睿所在团队立足新中国治淮75周年,以口述史研究为核心,计划寻访淮河沿岸50余位治淮亲历者,结合师范生“宣讲+课堂”优势推动治淮精神传承。她代表全体同学承诺:“将用脚步丈量大地,在社会熔炉中增长才干,以青春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篇章。”两位同学的分享展现了教科学子在实践中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担当,激励更多青年以饱满热情投身社会实践,在实干中绽放青春光彩。

授旗仪式现场,团委书记孙维老师郑重地将社会实践队旗逐一授予重点团队代表。10支实践队伍的负责人承诺将以青春之志践行教育初心,用实际行动书写教科青年的时代答卷。

党委副书记朱鑫铨老师在出征仪式上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指出“真正的成长在田野地头”的道理。他以香港大学将社会调查纳入入学考核、新加坡学生需完成半年实践为例,阐明实践的本质是结合生涯规划实现“共同成长”。他呼吁同学们“别让实践成为简历数字“,而应将实践视作认知国情的“成长实验室”——在乡村调研多问一句需求、在非遗课堂多添一段反思,让脚下丈量的每一寸土地都结出超越预期的真知硕果。

扎根沃土 淬火青春本领

躬身实践 刻写奋斗华章

2025盛夏 我们再出发!

以青春之我 奋斗之我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诚聘英才
  •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邮编:225002  电话(传真):0514-87975536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