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漆韵千年,器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携手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友谊村,开展了一场以扬州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传承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带领社区儿童深入了解漆器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高萌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漆器文化课。志愿者们重点介绍了扬州漆器的关键发展节点,阐释了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湛工艺智慧。高萌借助丰富的图文资料,详细展示了漆器的制作流程:从精选木材、裱布制胎、刮灰打磨,到反复髹涂数十乃至上百层大漆,再到运用镶嵌、雕漆、彩绘、螺钿、点螺等独特技艺进行精细装饰。深入浅出的讲解,配合直观的图片展示,让孩子们对这项凝结古人智慧的技艺形成了清晰的认知。活动现场,孩子们全神贯注,眼神中充满了对漆器艺术的好奇与向往。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体验传统工艺的精髓,活动特别设置了实践环节。志愿者向每位孩子分发了特制的刮画纸和竹笔。在志愿者孔雨红的耐心示范和指导下,孩子们学习辨识漆器上常见的传统纹样,如缠枝花卉、云纹、水纹或寓意吉祥的图案。他们仔细观察,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用竹笔在刮画纸上尝试刻画、勾勒。虽然工具和材料有别于真实的漆器雕刻,但亲手“雕琢”的过程,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匠人专注、严谨的“工匠”精神,以及每一件精美漆器背后所蕴含的辛勤付出与艺术创造力。这一实践环节极大地拉近了孩子们与非遗技艺的距离。

本次活动成效显著,孩子们不仅系统学习了扬州漆器的基础历史知识和核心工艺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讲解与亲身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他们真切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保护传承的深远意义。这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有效增强了社区儿童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传承的责任感。
展望未来,“漆韵千年,器承匠心”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郭思悦表示,她们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入基层,设计并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传承活动。我院社会实践团队致力于为更广泛的青少年群体搭建了解、接触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