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守望学堂志愿服务团队在焦巷村社区举办“揭秘身边生态密码,探索微观自然世界”主题科普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与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模式,为社区的青少年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自然科学的神秘之门。

活动以“风—火—花—雨”四大自然现象为引子,串联起化学与物理相关知识。“气压的魔术”率先登场,志愿者杜佳悦同学以加热的玻璃杯为教具,演绎“龙吸水”现象。“当杯内空气受热膨胀逸出,冷却后形成低压环境,大气压力便将水推向这个临时真空区”,志愿者边演示边讲解道。

当小苏打与白醋相遇,二氧化碳泡沫裹挟着红色食用色素喷涌而出,火山模拟实验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志愿者杜佳悦适时指出:“地球内部积蓄的能量,正是通过这样的化学反应寻找释放窗口。”现场同学不禁感叹道:“这比教科书上的平面示意图震撼多了!”

“变色花”环节中,老师通过实验展示了植物色素在不同酸碱环境下的颜色变化。志愿者使用酚酞与百里酚酞作为酸碱指示剂,配合氢氧化钠溶液,纸花在喷洒中呈现绚丽的色彩变化,形象地揭示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化学互动。学生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积极提问,展现出浓厚的科学探究精神。

随着高锰酸钾晶体坠入水中的瞬间,紫色轨迹如彗尾般迤逦展开,继而因维生素C的还原作用逐渐消弭。“人工流星雨”实验模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科学过程,这一实验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他们围坐在实验台前,目不转睛地观察实验变化,不时发出惊叹声。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学生分组轮流参与实验,每组由一名助教指导操作。孩子们分工协作,实时记录,并在展示环节中分享观察结果,提升了科学素养与表达能力。

“科学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授课的志愿者杜佳悦说道。家长代表也纷纷表示“孩子回家后还主动查阅了关于火山的知识”,这种动手与动脑结合的科普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本次“揭秘身边生态密码,探索微观自然世界”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多学科融合、多感官体验,为焦巷村青少年提供科学启蒙教育。实践团队与社区将持续开展系列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