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暑假社会实践第二十三期

青春搭桥传科技 童心点亮新梦想

近日,由南京市六合区泰山社区关工委主办、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的“科技启蒙小课堂”正式开课,我院的曹瀚林同学前往泰山社区,开启了一场关于3D打印与无人机的趣味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老师首先握着3D打印笔在空气中“画”出一朵立体小花,融化的PLA线材凝固成形,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笔尖会有点烫,要轻轻握。”老师边示范边叮嘱,志愿者们走上讲台协助老师一起调整孩子们的握笔姿势,帮助他们把在A4纸上创作的平面2D图形变成立体的3D图形。

在无人机体验环节中,曹瀚林操控飞行器在空中摆出环形轨迹,还操控无人机悬停在半空中抛洒彩色贴纸,孩子们踮脚争抢的模样将现场火热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志愿者们分成小组,手把手教孩子们练习模拟器操作,帮他们调整握杆力度。当有孩子因操作失误难过地瘪起嘴角时,志愿者蹲下身展示自己练习时撞歪的螺旋桨,安慰道:“你看,哥哥也是练了好多次才学会的。”

这场持续了两小时的科技小课堂活动,不仅让科技不再是课本里的抽象概念,让社区儿童触摸到科技的温度,更让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正如志愿者曹瀚林在社会实践日志里所写:“当孩子举着自己参与3D打印的作品说‘这是我做的’时,我突然领悟了实践的意义。我们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在收集无数个被点亮的瞬间。”志愿者们用耐心与创意搭建起沟通桥梁,切身践行了社会实践的服务精神,在暑期的阳光里增添了一抹兼具知识与温情的亮色。

童声传古韵 青春践雅风

近日,我院小教2401的曾鑫悦同学在柳州市心悦教育机构中心为十余名幼儿园小朋友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六鱼》国学公益课。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浸润心灵的方式,带领孩子们感受《笠翁对韵》的魅力,在他们纯净的心田悄然播撒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课堂以《笠翁对韵·六鱼》中的经典对句“羹对饭,柳对榆”为核心展开。曾鑫悦同学通过节奏鲜明的领读、图文并茂的讲解,帮助孩子们理解对仗的工整与字词的趣味。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孩子们踊跃参与“词语对对碰”游戏,寻找生活中的对子。部分孩子还用彩笔描绘出“花对草”、“燕对莺”等意象,展示“柳”枝轻拂与“榆”树挺立的画面,让孩子们感受自然之物的不同姿态。清脆的童声齐诵“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让传统蒙学的韵律在课堂中流淌。

本次活动是教科学子发挥师范专业优势、深耕传统文化启蒙的创新实践。此次实践不仅点燃了社区儿童学习汉语音韵的热情,在他们心中植入了中华语言美学的初印象,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根基的使命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青春力量赋能文化传承的担当。

驱散成长阴霾 拥抱晴朗“心”空

为助力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各种情绪与挑战,近日,我院小学教育专业的陈曦走进南京市六合区桥西社区暑托班开展了一堂以“成长不烦恼”为主题的心理课。本次心理课聚集青少年们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以专业知识答疑解惑,同学们热情参与。

课程伊始,陈曦通过有趣的“情绪猜猜猜”小游戏,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在游戏中,她展示各种情绪表情图片,让孩子们抢答猜出对应的情绪,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常见的情绪类型,并深入剖析了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对生活、学习的影响。课程最后,陈曦传授给孩子们多种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包括深呼吸放松法、积极的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等,并带领孩子们进行现场练习。

此次“成长不烦恼”心理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通过这堂课,孩子们对自身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掌握了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新的能量。


诚聘英才
  •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四望亭路180号 邮编:225002  电话(传真):0514-87975536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