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润童心 学伴成长
近日,在沙雅县海楼镇阿克墩村委会内,一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回乡的大学生,我院小学教育专业的玛热耶姆·亚生放假回到海楼镇阿克墩村,积极响应村委会号召,将专业所学融入家乡基层实践中。
实践伊始,玛热耶姆·亚生便主动参加了村委会专门为返乡大学生组织的系列工作会议。这些会议聚焦法治教育、安全教育以及基层治理与青年使命。会上,村干部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乡村治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鼓励大学生投入基层,了解基层,为基层治理贡献一份力量。这些会议不仅拓宽了她的视野,更让她深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真谛。
结合自身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玛热耶姆·亚生将重心锁定在“乡村暑期课堂”的参与策划与实施上。在村委会的支持下,“阿克墩村暑期学习小课堂”应运而生。玛热耶姆·亚生参与了涵盖课业辅导、阅读引导、兴趣培养和安全教育等多维度的教学内容。在辅导过程中,她采取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孩子的方法,面对不同年级、基础各异的小学生,她展现出极大的耐心与专业素养。致力于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深入孩子们对民族团结的了解,形成对民族团结的共识。
这段扎根家乡沃土的实践经历,对于她而言,远不止是一次任务的完成。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这是她第一次深入地接触真实的教学对象和环境。“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根据他们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孩子建立信任。”她坦言,实践中的挑战与收获,让她对未来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增添了莫大的信心与热忱。在村委会这个连接基层、服务乡亲的平台上,玛热耶姆深刻体会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内涵。这段充实的暑期实践,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与陪伴的暖意,更成为这位未来教师成长路上坚实而闪亮的一步。


情暖乡村养老院,志愿行动传温暖
近日,阿依库勒乡的乡村养老院里涌动着一股暖流,我院的阿丽米热同学参与了一场由该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
乡村养老院作为村里老人安享晚年的重要场所,一直牵动着乡亲们的心。当得知养老院需要环境优化和老人陪伴等服务时,村里的党员、青年、热心村民纷纷响应,迅速组成一支志愿队伍。其中有返乡大学生、个体户、家庭主妇,大家怀着“守护村里留守老人”的质朴心愿,积极投身进来。村委会也全力支持,帮忙协调物资、规划服务内容,让这场爱心行动有序推进。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分工明确,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一部分人拿着扫帚、抹布,对养老院的庭院、宿舍、公共活动区域进行细致清扫。庭院里堆积的落叶、角落的杂物被一一清除,宿舍中老旧的门窗、桌椅经过擦拭,重新焕发光彩,原本略显陈旧的空间多了几分温馨。另一部分志愿者则围坐在老人身边,陪他们唠家常。老人们打开话匣子,讲述着村里过去的故事,那些关于农田耕耘、邻里互助的回忆,在交流中传递,让志愿者们也深深感受到乡土岁月的厚重。还有志愿者贴心地为老人修剪指甲、理发,用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把关怀送到老人心里。

“看着院子变干净,心里亮堂多啦,谢谢咱村的好乡亲!”78岁的大爷紧紧拉着志愿者的手,眼角的皱纹里满是笑意。志愿者们在服务中也收获颇丰,阿丽米热感慨道:“听老人讲村里的故事,才发现乡土里藏着这么多珍贵的记忆,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阿丽米热也表示:“都是一个村的,能帮衬就帮衬,以后我肯定常来!”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乡村养老院的环境焕然一新,更在乡土间弘扬了尊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当熟悉的乡邻化作传递温暖的力量,当乡土温情融入养老服务,乡村留住的不仅是岁月,更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美好。期待这份温暖不断蔓延,让乡村养老的氛围愈发温馨,让邻里互助的故事持续书写,让乡土文明在爱与奉献中熠熠生辉,照亮乡村老人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