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凌凯悦同学在扬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担任志愿者老师,与孩子们共同创作“揉纸画”。一张张普通彩纸在孩子们手中揉捏成型,一场色彩与创意的碰撞在扬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悄然绽放。

在扬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创意教室内,小女孩彤彤正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彩纸揉成一个小团,眼睛紧盯着纸团逐渐显现的纹理。“老师,我的小纸团像一朵花!”她兴奋地向身旁的志愿者凌凯悦展示。几名孩子在她的指导下,通过揉、卷、折、压等手法,将平凡的彩纸转化为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揉纸画看起来简单,其实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志愿者凌凯悦同学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她轻轻展开一个揉皱的纸团,纸面上自然形成的纹路如同大树的年轮。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尝试着揉、卷、折、压四个步骤,体验着纸张在手中变化的奇妙过程。现场五颜六色的彩纸铺满长桌。
小男孩浩浩在志愿者帮助下,成功将揉好的纸团拼贴成一条鱼的形状,他开心地举着作品:“看!我的彩虹鱼!”旁边的家长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孩子专注创作的瞬间。“揉纸看似简单,却能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凌凯悦同学介绍,在揉纸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习到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初步概念。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工艺的创新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反思环节中,凌凯悦同学发现孩子们虽然学习积极性高涨,但部分孩子最初不敢动手创作,经过鼓励才勇敢尝试。“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及时给予孩子们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大胆尝试。”她总结道。
彩纸的褶皱在光线下形成独特阴影,仿佛每个纸团都在讲述一个童真的故事。凌凯悦同学表示:“在本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也积累了很多的教学经验。我会努力提升自己,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