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同聚力 共筑儿童教育桥
近期,扬州大学“守望学堂”乡村困境儿童教育精准帮扶团队与扬州大学教育学院附属杨庙小学再度携手,通过一系列扎实深入的合作举措,全面了解学校发展与建设现状,精准聚焦乡村学业困境儿童教育问题,为院校合作注入新活力,共促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团队成员与专业教师们深入校园,参观学校教学场所和基础设施。通过与杨庙小学老师的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特色教育项目等方面的现状与规划。

针对学业困境儿童及其家长,守望学堂团队开展了细致的访谈与家访工作。团队成员与学业困境儿童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了学学业困境儿童的具体情况,为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困儿童的学习状况,守望学堂团队与学生的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任课教师们详细介绍了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团队成员与教师们共同探讨了适合不同学困儿童的教学策略和帮扶思路,形成了教育合力。

在此基础上,扬州大学教育学院的专业教师、教育硕士和杨庙小学的一线教师们组织了帮扶方案研讨会。初步形成了多套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为后续开展精准帮扶提供了科学指导。

此外,团队还与杨庙小学的教师们联合开展了“一个孩子的研讨会”,共同探讨最适合该孩子的教育方法和帮扶措施。这种聚焦个体的研讨方式,让帮扶工作更加精准化、个性化,得到了双方的高度认可。

“守望学堂”乡村困境儿童教育精准帮扶团队与扬州大学教院附属杨庙小学的此次深度合作,不仅加深了对学校和学困儿童的了解,更凝聚了教育智慧,为后续的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双方表示,将持续深化院校合作,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帮扶模式,共同为乡村困境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推动乡村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护水行动进社区 节水童心向未来
近日,我院治淮记忆解码口述史实践团走进邗江区大刘社区,开展以水资源保护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团队结合生动讲解、趣味实验与手工互动,为社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护水必修课”,让节水意识在欢声笑语中扎根心田。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身体里藏着多少水吗?”宣讲伊始,实践团成员高睿以提问切入,拉开“水的重要性”科普环节序幕。通过PPT中生动的图片与通俗的比喻,孩子们了解到水是人体的“重要成员”,更是动植物生存的“生命线”、自然界水循环的“核心动力”。她结合生活场景,讲述水在饮用、洗漱、灌溉等方面的用途,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水是生命之源”的深刻内涵。

“黑乎乎的污水能变干净吗?”带着这个疑问,实践团成员郭思悦现场演示了污水净化小实验。当浑浊的模拟污水通过简易过滤装置,逐渐变得清澈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她借机讲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河流湖泊的危害,以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让孩子们在动手观察中明白“保护水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实践团成员孙思璇带领孩子们开展“折纸话节水”活动。一张张彩纸在小朋友们手中变成了晶莹的水滴、摇曳的小船和活泼的海洋生物。她一边指导折纸技巧,一边分享节水小窍门,鼓励孩子们把亲手折的作品带回家,提醒家人共同参与节水行动。活动在孩子们展示作品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节水护水的种子已悄然播撒。

同时,团队成员们还开设了“走进淮河”“聆听治淮岁月”等水文化第二课堂,已走进文昌花园、友谊村等社区开展10余次活动。以生动课堂为桥梁,将水情知识、治淮历史送入社区,特别是面向青少年,传递守护江河、珍视水利工程的时代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