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明日报》在《大学生赴基层任教需解决哪些问题》的长篇通讯中,大篇幅关注报道了我院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关于“高校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的研究成果。报道引用中心专家的观点认为,加大对“一懂两爱”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形成整体性、系统性、融合性的“一懂两爱”“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有助于培养具有“归农”情怀和时代精神的“美丽乡村”建设者。该报道系《光明日报》今年5月份,以《自媒体时代,一群乡村教师的新作为》为题,关注中心研究工作后,再次聚焦我院乡土教育研究工作。
据了解,去年6月份成立以来,我院中国乡土教育研究中心坚持“在地化、接地气、贴地式”的原则,以构建中国特色乡村教育体系、促进乡土文化传承和乡土教育繁荣为发展使命,致力于解决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心先后启动了“大运河文化融入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专项课题申报,共建“大运河文化进校园”乡土教育实践基地,实施“百年村小空中档案馆”公益计划,组建“一懂两爱”乡土实践育人教学团队等工作。中心在组织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果,先后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关注报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教育和社会价值。
报道连接:
光明日报-《大学生赴基层任教需解决哪些问题》(2022年9月13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9/13/nw.D110000gmrb_20220913_1-14.htm
光明日报-《自媒体时代,一群乡村教师的新作为》(2022年5月10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5/10/nw.D110000gmrb_20220510_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