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上午,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206教室举行了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开题和预答辩活动。此次开题和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为华中科技大学冯向东教授,开题、预答辩委员会成员为: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教授、扬州大学大叶柏森教授、扬州大学陈秋苹教授、扬州大学查永军教授、扬州大学潘洪建教授、扬州大学徐林祥教授、扬州大学刘佳教授以及答辩秘书曹春平博士、王颖老师。教育专业博士生和多位教师和硕士生参加了此次开题和预答辩活动。
开题和预答辩会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参与开题的学生及题目如下表格:


开题委员会的委员们对于各学生的开题陈述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专家们对于同学们选题的概念适切性,样本容量问题,样本对于选题的穿透性,研究框架设计是否具有逻辑,实证研究本质和量化技术的区分问题,研究假设问题是否缺乏,文献综述是否扎实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在预答辩会上,殷玲玲同学展开了以“华罗庚数学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的论文预答辩陈述。答辩主席和委员就论文章节调整、实践样本增加、理论体系深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论文预答辩过程中,殷玲玲同学思路清晰、表达清楚,表现出前期积累了较为扎实的文献基础。预答辩委员会一致建议殷玲玲同学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作进一步地修改、润色后按照学校流程要求进入博士学位申请的下一轮环节。

在开题和预答辩活动结束后,开题、预答辩主席和委员们就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做了进一步的交流。专家们提出,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毕业都有一定的规范和流程。博士生的选题一定要符合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的规范,紧扣所读学位的专业方向。选题表现的是博士生的研究视野,较大程度能够代表博士生论文未来开展的质量。同学们的选题反应了对于国家教育政策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同时,也应在思考方面下功夫,对于实践问题的分析采用适合的理论工具,看到研究问题的本质。